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中国作物学会副理事长,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作物新品种高产潜力挖掘和水稻优质高产形成的分子生理及生化基础研究。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180余篇。相关成果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江苏省、教育部、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入选“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先后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标兵”、“神农领军英才”等荣誉称号。领导团队入选科技部“创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特聘教授,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代作物生产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中国作物学会分子育种分会副理事长。入选国家级四青人才、首批教育部特聘教授青年学者和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等。获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霍英东教育基金青年教师奖和江苏省青年科技奖暨十大科技之星等。
主要从事水稻抗稻飞虱及其传播病毒病基因的发掘与育种利用研究。构建了规模化、精准水稻抗稻飞虱、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鉴定平台,通过规模化种质资源的筛选与鉴定,发掘抗性新种质,完成了广谱、持久抗褐飞虱基因Bph3和首个水稻抗条纹叶枯病基因STV11等基因的图位克隆,解析了水稻抗稻飞虱及其传播病毒病的分子机制,构建了抗性分子育种技术平台,创制了一批抗稻飞虱水稻新种质,为抗性品种培育奠定了基础。在Nat Biotechnol、Nat Commun、PNAS等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件,参与选育新品种3个。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等省部级科研项目11项。